《现代台语新约圣经 读经日记》 |
![]() ![]() ![]() |
读经版本:罗马字版《现代台语译本新约圣经》,2007,台北:台湾圣经公会
进 度:约翰福音书第十九章
第31节前半:Hitjit sī pài-gō͘, sī Pī-pān jit. In-ūi keh-jit sī tek-pia̍t ê An-hioh-jit, 阮读chit半节经文感觉足奇怪,耶稣的时代那有可能有“pài-gō͘”(拜五)chit-ê词咧!咱来看别的版本按怎译:《巴克礼》:「Hit时是备办节ê日,犹太人ài免得tī安息日留身尸tī十字架,因为chit-ê安息日是大ê日。」《和合本》:「犹太人因这日是预备日,又因那安息日是个大日,」《现代中文》:「那天是逾越节的前夕,特别神圣的安息日就要到了。犹太人为要避免安息日有尸首留在十字架上,」“BBE”:“Now it was the day of getting ready for the Passover, and so that the bodies might not be on the cross on the Sabbath (because the day of that Sabbath was a great day),”日文《圣书》:「その日は准备の日で、翌日は特别の安息日であったので、ユダヤ人たちは、安息日に遗体を十字架の上に残しておかないために、」各种版本拢无「拜五」,是按怎会写「拜五」咧?原来in是参照《红皮》:「Hit日是拜五・・・犹太人无ài在安息日将身尸留tòa十字架顶,因为hit-ê安息日是大ê节日。」
若beh讲「拜五」,应该ùi「礼拜日」讲起。咱ùi〈使徒行传〉第十三章第14节、第十六章第13节、第十七章第2节,看出保罗kah早期的信徒tī「安息日」,入去犹太人的会堂坐落来、去河边向聚集伫hia的妇人人讲道理、去会堂根据圣经kah人辩论。
虽然伫《启示录》第一章第10节:「Tī主ê日,我hō͘(圣)神感动,听tī我ê后面有大声亲像号头,」才第一遍出现「主ê日」抑是「主日」。事实上,ùi〈使徒行传〉第二十章第7节:「七日的头一日,阮chiah-ê聚集beh擘饼,」kah〈哥林多前书〉第十六章第2节:「每七日ê头一日,恁逐人照所得的利,家己积下teh,」咱会tàng看出已经有人kā聚会的日改作「七日的头一日」。那会按呢?因为初代教会信徒认为耶稣基督ùi死里复活的日子,是七日的头一日;耶稣基督复活以后,每遍向他的门徒显现,拢是tī七日的头一日;「五旬节」(圣神降临的日)是耶稣复活以后的第五十日,mā是七日的头一日。
到第二世纪,早期的主教、神学家Irenaeus大力主张七日的头一日作基督徒敬拜上帝的日,主日崇拜才定型落来。虽然到今仔日犹有一寡基督教会(亲像「主临安息日会」)坚持tī安息日敬拜上帝,但是大部分的基督教会(包括所谓旧教「天主教」kah新教「基督教」)拢是掠七日的头一日作主日礼拜上帝。
咱看1883年伦敦Trubner公司出版的《英厦辞典》,Sunday译作「礼拜日」(lé-pài-ji̍t),Monday、Tuesday照顺序译作「拜一」、「拜二」;190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英华辞典》,Sunday译作「礼拜日」、「星期日」,Monday、Tuesday照顺序译作「礼拜一」「星期一」、「礼拜二」「星期二」。咱台湾有一首囝仔念谣:「礼拜,先生叫我去买菜,害我跋一倒,无爱kah先生好。」台湾人真早就kā《英厦辞典》所译的「礼拜日」简略讲作「礼拜」,那像礼拜五讲作「拜五」。
按呢咱tio̍h知,耶稣的时代绝对无可能有「拜五」chit-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