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信息傳達風格ê比較-4
作者 梁淑慧 2008.04.20
三、Tùi三種譯本使用「本土化」詞彙ê情形會tàng看tio̍h聖經翻譯ê實況化。
Tī無仝ê文化下,甲語言中ê某一種物件真oh tī乙語言中chhōe-tio̍h完全對等ê講法,有時ài透過本土語言中類似抑是相近ê表達來翻譯,chiah會tàng幫助譯入語ê讀者理解。Nida tī伊ê論著中bat舉一寡實例,譬如為著適應文化中無「羊仔」ê愛斯基摩人,不得不將“Lamb of God”改做“Seal of God”;為著非洲熱帶地區ê民族,不得不將“white as snow”改做“white as egret feathers” (Nida,1964)。Tùi台語《聖經》ê三種譯本咱mā會tàng看tio̍h譯者tī chit方面ê努力。
表4.4.3a 三種譯本ê「本土化」詞彙
# | 巴克禮譯本 | 紅皮聖經 | 現代台語譯本 | 出處(siōng chē列3位) | 原文直譯說明 |
1. | 目赤(ba̍k-chhiah) | 目khang赤 | 目kháng赤 | 20:15 | 原文意思是「目睭惡」或「目睭pháiⁿ」(eye evil),tī chia是「嫉妒」ê意思。 |
2. | 冕旒(bián-liû) | 王冠 | 王冠 | 27:29,可15:17,約19:2 | 冠冕 |
3. | 米糧 | 食物(chia̍h-mi̍h) | 食物(chia̍h-mi̍h) | 6:25, 24:45, 路12:23 | 食物, 營養品 |
4. | 一錢銀 | 一kho͘銀 | 一個銀 | 20:2, 20:9, 20:13 | 1 denarion,是一個工人一日ê工資。 |
5. | 一分銀 | 一角銀 | 一角銀 | 10:29 | 羅馬銅幣,相當於銀幣denarius ê十六分之一。 |
6. | 差役(chhe-ia̍h)、衙役(gê-ia̍h) | 守衛、守衛兵、差役、法警、衛兵、警官 | 警衛、法警 | 5:25, 26:58,可14:54 | 助手、僕人、隨扈、侍衛。 |
7. | 錢店 | 銀行 | 銀行 | 25:27,路19:23 | 兌幣者、經紀人、 銀行家。 |
8. | 守更樓(chiú-kiⁿ lâu) | 看守塔 | 守望台 | 21:33,可12:1,王下17:9 | 有一定koân度ê堅固結構,用來抵擋敵軍ê攻擊抑是hō͘看守者會tàng看著逐個方向。 |
9. | 餉關(hiòng-koan) | 稅關 | 稅關 | 9:9,可2:14,路5:27 | 收稅ê所在。 |
10. | 博士 | 天文學者 | 星象家 | 2:1, 2:7, 2:16 | 星象家、智慧之士、魔術師。 |
11. | 餅 | 麵包 | 麵包、餅 | 4:3, 7:9, 14:17 | 猶太人用水kap麵粉混合了後所烘出ê食物。是圓形抑是長株圓,約一個大頭拇厚,一個盤仔ê大細,食ê時直接剝開。 |
12. | 半時久(pòaⁿ-sî kú) | 一點鐘久 | 一點鐘久 | 26:40,路22:59,啟17:12 | 一小時。 |
13. | 先生 | 老師 | 老師 | 8:19, 9:11, 10:24 | 教師。 |
14. | 褡褳(tah-liân) | 旅行袋 | 旅行袋 | 10:10,可6:8,路9:3 | 旅客kap牧羊人用來裝日常用品ê皮製ê袋仔。 |
15. | 大人(tāi-jîn) | 官長 | 領袖 | 20:25,可10:42,箴18:16 | 大人物。 |
16. | 抽餉者(thiu-hiòng ê) | 抽稅ê人 | ba̍uh稅ê | 9:10, 10:3, 11:19 | 專為羅馬帝國徵收稅款(如關稅、路費)ê猶太人,時常用詭詐來欺騙人ê錢,囥tiàm家己ê錢袋仔。而且因為in kap外邦人tiāⁿ-tiāⁿ有來往,所以tī宗教上是不清氣--ê,kap妓女、罪犯kāng款。 |
#1若照原文直譯“eye evil”絕對無人會理解,以台灣人khah熟sāi ê「目kháng赤」來形容「嫉妒」ê神情,thang hō͘信息傳達koh-khah有效果。#3英譯本是 food抑是 meat,《巴克禮譯本》譯做「米糧」,十分貼近本地用米做主食ê民情。#11 chit種猶太人ê特殊食物咱kan-taⁿ會tàng透過「餅」抑是「麵包」來想像。對幣制ê無仝,用現代社會會tàng理解ê講法來代替是siōng好ê選擇。如:#4、#5。
#16 chit種特殊ê職業是猶太地區hō͘羅馬政府統治ê產物。羅馬政府將一個地區一段時間ê稅收發包hō͘猶太生理人去做。所以chiah-ê人in雖然替政府抽稅,m̄-koh並無具備官員ê身分,in掠政府做靠山來剝削家己ê同胞,所以hō͘人看做是社會ê敗類。《現代台語譯本》用「ba̍uh稅ê」來稱呼,to̍h是取「ba̍uh」有「包辦」kap「圖利」ê涵義(翁修恭,2001a)。
《巴克禮譯本》翻譯ê年代是距今約100年前ê台灣社會;「紅皮聖經」kap《現代台語譯本》是現代ê台灣社會。咱tùi三種譯本ê用語會tàng看tio̍h時代推進ê腳步,如#2、#4、#5、#6、#7、#8、#12、#13、#14、#15。Mā kāng時證明台語《聖經》ê翻譯有反映社會實況ê功能。